<tr id="me5iz"><small id="me5iz"><acronym id="me5iz"></acronym></small></tr><output id="me5iz"><track id="me5iz"></track></output>
    1. 您的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行業報道

      “未雨綢繆推進能源項目建設”,國常會核準三個核電新建機組項目

      字體[大] [中] [小]
      發表日期:2022年04月22日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4月20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進一步抓好春季農業生產的措施,確保糧食豐收和重要農產品穩定供應;確定能源保供增供舉措,提升能源對經濟社會發展的保障能力。

      會議指出,能源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支撐。要立足我國國情,應對外部環境新挑戰,抓住重點,強化能源保供,未雨綢繆推進條件成熟、發展需要的能源項目開工建設,促進能源結構持續優化。這也能擴大有效投資和帶動就業,既利當前又利長遠。

      除了提出發揮煤炭主體能源作用、推動煤電機組改造之外,會議要求,在嚴格監管、確保絕對安全的前提下有序發展核電。對經過多年準備和全面評估審查、已納入國家規劃的浙江三門、山東海陽、廣東陸豐三個核電新建機組項目予以核準。

      這是自2021年4月以來,首次有新的核電項目獲得國務院核準。在正式開工之前,核電工程還須獲得國家核安全局頒發的建造許可證。澎湃新聞經多方了解獲悉,上述三個項目分別為采用國產化CAP1000技術的三門核電二期、海陽核電二期和采用華龍一號技術的陸豐核電5、6號機組,合計6臺新機組。

      大型核電項目歷來是穩增長的利器。作為龐大復雜的系統工程,核電項目一次性投資金額大、產業鏈條長、建設周期長,建設過程中需要使用大量機電設備及建筑、施工安裝和設計技術服務,可對相當多的產業形成直接和間接的拉動作用。一臺百萬千瓦核電機組,可提供就業崗位近萬個,全生命周期對產業鏈貢獻高達上千億元,有助于擴大有效投資。

      今年全國兩會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指出,今年將積極擴大有效投資。圍繞國家重大戰略部署和“十四五”規劃,適度超前開展基礎設施投資。建設重點水利工程、綜合立體交通網、重要能源基地和設施,加快城市燃氣管道、給排水管道等管網更新改造,完善防洪排澇設施,繼續推進地下綜合管廊建設。

      近三年來,國內相繼有核電新項目獲準開工。2019年7月的國家能源局新聞發布會對外披露,截至當年6月底,山東榮成、福建漳州和廣東太平嶺核電項目已獲核準,由此打破了國內新建常規核電機組三年冰封的狀態。2020年9月,在“六穩”“六?!贝蟊尘跋?海南昌江核電二期工程和浙江三澳核電一期工程獲得核準。據澎湃新聞了解,2021年4月,田灣核電四期工程、徐大堡核電二期工程、昌江小堆項目獲得核準。

      中國是全球在建核電規模最大的國家,在運核電機組數位居全球第三,僅次于美國、法國。國家核安全局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12月31日,我國大陸地區共有在建和運行核電機組71臺,其中運行機組52臺。

      零碳排放、穩定輸出、兼具部分調峰能力的核電,是成為中國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不可或缺的主要手段之一。

      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3月下旬公布的《“十四五”現代能源體系規劃》提出,積極安全有序發展核電。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積極有序推動沿海核電項目建設,保持平穩建設節奏,合理布局新增沿海核電項目。開展核能綜合利用示范,積極推動高溫氣冷堆、快堆、模塊化小型堆、海上浮動堆等先進堆型示范工程,推動核能在清潔供暖、工業供熱、海水淡化等領域的綜合利用。切實做好核電廠址資源保護。到2025年,核電運行裝機容量達到7000萬千瓦左右。

      能源危機下,歐洲多國擁抱核能

      在電力系統脫碳大勢和俄烏沖突后多國謀求進一步能源獨立背景下,低碳、高能量密度的核電再次成為全球重要經濟體能源戰略中的關鍵選項。

      英國在不久前公布的能源安全戰略(Britishenergysecuritystrategy)中宣示了重振本土核電的決心。該戰略提出,大量數據證明,核能是唯一可靠、低碳的發電形式,其發電量是同等規模太陽能發電場的100倍以上?!爸挥幸揽亢四?才能確保英國擁有足夠的可靠電力基礎。到2050年,英國的民用核電部署計劃增加到24GW——比現在增加3倍,預計將滿足電力需求的25%?!庇壳爸挥?。從聲明來看,新核電計劃將包括傳統的大型反應堆和尚未商業化使用的小型模塊化反應堆。戰略聲稱,將“在接下來的一系列項目中增加多達8個反應堆”。

      俄烏沖突升級之前,在經歷了去年以來的“史上最貴冬天”之后,法國總統馬克龍對待核電的態度相較于其上任之初出現了180度大轉彎。

      2021年11月,馬克龍在全國電視講話中說:“為了確保法國能源獨立和實現我們的(氣候)目標,尤其是2050年碳中和,我們將重新啟動國內核反應堆建造,這是數十年來首次重啟?!彼硎?為了將能源價格保持在“合理”水平、減少對外國的依賴,法國必須在節約能源的同時,在本國的土地上投資無碳能源。

      三個月后,馬克龍在法國東北部城市貝爾福的一家渦輪機廠發表講話時宣布了新的核能戰略,“我們必須復興法國核工業,條件已經成熟?!彼鞔_表示,希望新建6座核反應堆,同時啟動對新建另外8座核反應堆的可行性研究。馬克龍承認,自2011年日本福島核事故發生后,法國一直未投資核電產業,“一些國家作出了棄核的激進選擇。法國沒有這么做,但我們也沒有進行投資,因為存有疑慮?!彼€宣布,在滿足安全性的前提下,老舊核反應堆的運行壽命應該延長到50年或更久,并表示將提供10億歐元用于開發創新型小型反應堆。俄烏沖突導致的能源市場紊亂還改變了比利時的既定去核計劃。在對核電進行了長達數月的辯論后,比利時聯合政府曾在2021年12月達成一項計劃,在不出現能源短缺的情況下,Doel4和Tihange3兩座核電站將在2025年之前關閉,屆時該國將全面退出核電。

      比利時政府3月18日宣布,已決定采取必要措施將Doel4和Tihange3的運行壽命延長十年,至2035年?!霸诘鼐壵蝿邮帟r刻,這將減少比利時對化石燃料的依賴。隨著對海上風能、氫能、太陽能和可持續交通的額外投資,向可再生能源轉型也將提速?!?/p>

      面對化石燃料價格攀升,荷蘭在2021年12月提出核能可有效補充太陽能、風能和地熱能,通過核電站建設,減少天然氣進口依賴,計劃新建兩座核電站,并讓現有核電站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運行更長時間,同時2025年前將為新核電站建設提供5億歐元財政支持。

      歐洲最大經濟體德國也一度出現反思核能角色的聲音。2011年日本福島核事故后,歐盟成員國對于發展核能的態度呈現兩個極端,與英國、法國等仍堅持發展核電的國家相比,德國是最堅挺的“棄核”派。按計劃,德國目前運行中的最后三座核電站將于2022年關停。德國也是高度依賴俄羅斯天然氣的歐盟國家之一,約一半的天然氣須從俄進口。

      俄烏沖突因素未改德國去核決心。德國副總理兼經濟和氣候保護部長羅伯特·哈貝克此前宣布,該國堅持今年關閉最后三座核電站的計劃,轉而專注于建設液化天然氣終端,并將加速擴大對可再生能源的進一步投資。

      (來源:澎湃新聞首發)

       
      久久人人爽人人爽人人av

        
        
        
        
        <tr id="me5iz"><small id="me5iz"><acronym id="me5iz"></acronym></small></tr><output id="me5iz"><track id="me5iz"></track></outp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