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 id="me5iz"><small id="me5iz"><acronym id="me5iz"></acronym></small></tr><output id="me5iz"><track id="me5iz"></track></output>
    1. 您的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行業報道

      中廣核紅沿河核電站6號機組具備商運條件

      字體[大] [中] [小]
      發表日期:2022年06月27日

      6月23日21時35分,隨著168小時試運行試驗圓滿完成,中廣核紅沿河核電站6號機組正式具備商業運行條件,至此紅沿河核電站一期和二期工程共6臺機組全面投產,成為國內在運裝機容量最大的核電站。

      紅沿河核電站于2007年8月開工建設,一期工程4臺機組采用中廣核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CPR1000核電技術,于2016年9月全部投產商運。二期工程(5、6號機組)于2015年開工建設,采用中廣核全面升級的ACPR1000核電技術,實施了蒸汽發生器二次側非能動余熱排出、非能動應急高位冷卻水源、非能動堆腔注水等38項技術改進,具備三代核電技術特征,安全水平進一步提高。伴隨著6號機組具備商業運行條件,紅沿河核電站一期和二期工程共6臺機組總裝機容量超過671萬千瓦,成為我國目前在運裝機容量最大的核電站。

      據紅沿河核電有限公司總經理廖偉明介紹,紅沿河核電站二期續5年獲得核電工程安質環標準化及國際標桿評估“雙八級”,在行業內處于領先地位。同時,5、6號機組使用我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電站數字化儀控系統——和睦系統,拓展了國產設備在關鍵技術領域的應用。

      據介紹,自2013年1號機組投產發電以來,紅沿河核電站在運機組始終保持高端穩定運行。截至2022年5月底,5臺發電機組有46項關鍵指標達國際卓越水平(前1/10),占比近80%,處于行業領先水平。這些關鍵業績指標是衡量核電廠安全性、可靠性、機組效率的重要指標,由世界核運營者協會(WANO)制定并公布,是全球核電領域衡量機組安全性的通行指標。

      據介紹,紅沿河核電站6臺機組年度發電量可達480億千瓦時,與同等規模燃煤電廠相比,等效于減少標煤消耗約1452萬噸,減排二氧化碳約3993萬噸,相當于種植10.8萬公頃森林。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久久人人爽人人爽人人av

        
        
        
        
        <tr id="me5iz"><small id="me5iz"><acronym id="me5iz"></acronym></small></tr><output id="me5iz"><track id="me5iz"></track></outp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