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 id="me5iz"><small id="me5iz"><acronym id="me5iz"></acronym></small></tr><output id="me5iz"><track id="me5iz"></track></output>
    1. 您的位置: 首頁 > 社會責任 > 環境保護

      輻射環境監測首次由公眾親自操刀

      字體[大] [中] [小]
      發表日期:2015年11月26日

      為了保證環境輻射監測數據的準確性和有效性,11月26日寧德核電公司與福建省輻射環境監督站聯合開展了環境輻射劑量率比對實驗。不同尋常的是,此次實驗邀請了電廠周邊的常住居民及當地媒體全程參與,在進一步揭開核電"神秘面紗"的同時,讓公眾對輻射環境監測有了更深入的認識。在專業工程師的指導下,活動大膽嘗試了"由公眾完成現場監測工作,媒體和政府監督部門現場監督"的新方式,讓公眾親自參與監測全過程,直觀了解自己在核電站周邊的生活環境,近距離感受誠信、透明的核安全文化,進而增進對核電的信任。

      圖1:公眾在核能會展中心了解核電發展史和基本知識

         本次活動分為兩個環節展開,分別是:“你想知道的核電那些事兒 ”,“環境監測一起來”。 
         第一個環節實為預熱環節:公眾一行參觀了寧德核電核能會展中心,工作人員從世界和中國核電發展兩個方面介紹了核電發展的歷史進程,并講解了核電科普基礎知識。核能會展中心各式各樣的核電模型吸引了首次到訪的公眾的眼球:"這是什么?""這是不是發電機呀?""核能發出的電是從這里出來嗎?"公眾的接連發問著實讓工作人員應接不暇,在工作人員耐心講解下,公眾總算對一直想知道的核電那些事兒有了基本的了解。


      圖2:公眾參觀環境監測實驗室

         第二環節"環境監測一起來"是這次活動的精彩所在。為了能讓公眾更全面地理解輻射的含義,更直觀地認識自己生活環境的輻射劑量水平,明白環境監測的意義,專業工程師帶領公眾一行參觀了環境監測實驗室,全面展示了環境監測取樣、制樣、測量分析過程。當公眾在實驗室看到核電站對公眾生活中經常食用的蘿卜、紫菜、大米、魚、蝦、蟹等食材進行監測分析,所得到的各項監測數據均正常后,他們會心一笑,表示終于對核電放心了許多。

      圖3:公眾進行γ劑量率比對實驗

         但要想讓公眾徹底安心,我們所要做的還遠不止如此。面對公眾最為關心的問題——核電廠周圍的輻射劑量水平到底有多高?專業工程師和福建省輻射環境監督站工作人員將共同帶領公眾進行現場測量,并且是由公眾親自動手測量。

         為了讓大家探究事實,實驗選取了離核電廠較近的一個場地和居民居住的村莊兩處場地進行了比對測量實驗。實驗開始前,專業工程師給公眾講解了測量儀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實驗中由公眾分別使用寧德核電廠和輻射監督站的儀器進行比對測量實驗,專業工程師和輻射監督站工作人員在一旁指導,媒體現場監督。通過多次測量和比較,兩臺儀器的測量結果均一致,也就是說核電廠廠區和居民生活區的輻射劑量均處于天然本底水平,公眾一開始有所懷疑的表情在此刻消失了,那顆懸了多年的心也終于徹底放下了。

      圖4:省監督站人員接受記者采訪

         活動最后,在核電工作人員的提議下,公眾表示愿意成為一名核電科普義務宣傳員,向身邊的人們介紹此次探秘的見聞,讓更多人認識到核電的清潔、高效和安全。

      圖5:全體人員合影

         本次活動是核電科普與技術交流的一次融合,將公眾參與互動的溝通方式推進到新的深度。通過公眾親自參與核電站輻射環境監測,得出核電廠廠區環境與公眾生活區環境并無區別的實驗結果,從而使公眾徹底相信核電,真心支持核電,并愿意做核電科普的義務宣傳員,進而再去影響身邊其他人。從只在網絡上公開公示環境監測數據,到讓公眾親自參與數據監測,公眾溝通和核電科普正在縱深推進。


       
      久久人人爽人人爽人人av

        
        
        
        
        <tr id="me5iz"><small id="me5iz"><acronym id="me5iz"></acronym></small></tr><output id="me5iz"><track id="me5iz"></track></output>